COLISP 2024
「人工智慧浪潮下的圖書資訊學研究與實務」「大學圖書館的AI服務實踐」論壇
實務論壇 1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3:30–14:5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二(1F)129簡報室
主題:專門圖書館的機會與挑戰
引言人:
柯皓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學習資訊專業學院院長.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專門圖書館委員會主任委員
與談人:
邱子恒/臺北醫學大學圖書館館長
莊秀禎/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圖書館館長
釋自衍法師/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沈宗霖/中華經濟研究院圖書館館員
摘要:
在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專門圖書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專門圖書館因其服務對象與典藏內容的特殊性,在變革浪潮中扮演著獨特且關鍵的角色。專門圖書館涵蓋產、官、學、研等各類機構的圖書館(室),以及醫學、神學、佛教等專業領域圖書館,各自因應專業需求提供深度知識服務。
在機會方面,數位科技的進步為專門圖書館帶來全新發展契機。透過館藏數位化與人工智慧工具的導入,專門圖書館得以創新其資料管理模式,優化檢索效能,進而提供更優質的研究輔助服務。開放取用(Open
Access)運動的推展,不僅降低了學術資源的取得成本,更為知識的開放共享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門圖書館可藉由提供資訊素養培訓,協助使用者建立必要的資訊評估與辨識能力。
然而,專門圖書館也面臨諸多挑戰。組織改造常導致專門圖書館面臨整併或裁撤危機,影響其獨立性與營運效能。作為支援部門,在母機構資源分配上往往處於弱勢,面臨預算與資源縮減的壓力。此外,在數位時代,專門圖書館必須謹慎處理智慧財產權議題,平衡資料共享與使用限制。最重要的是,使用者需求的轉變,從重視實體館藏到數位資源,再到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的應用,都考驗著專門圖書館的轉型能力。
本論壇將邀請來自不同類型專門圖書館的專家,分享其機構在面對數位轉型時的創新作為與因應之道,探討專門圖書館如何在維持專業服務品質的同時,展現其在新時代的價值與競爭力。期待透過各界經驗的交流,為專門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提供具體方向與策略建議。
實務論壇 2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3:30–14:5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三(3F)301會議室
主題:數位工具在檔案管理的實踐
引言人:
林巧敏/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圖書館副館長
與談人:
吳紹群/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正研究員
林其範/檔案管理局文書檔案資訊組副組長
鄭有容/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隨著數位技術的進展與人文學的交叉融合,數位工具導入人文學(數位人文)為檔案管理注入嶄新的活力與視角。檔案管理導入數位工具的運用,對於檔案管理的徵集鑑定、典藏管理以及資訊服務皆帶來創新的作業模式,讓傳統檔案從靜態的保存轉化為動態的知識資源。
基於過往檔案數位典藏的成果,檔案應用不只是單純的紙本掃描,而是能通過光學字元辨識(OCR)、文本標註與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將文檔轉化為易於檢索與分析的資訊,讓使用者能迅速發現檔案中隱性的關聯與歷史脈絡,實現更深入的資料解讀,或藉由檔案開放共筆描述,增進檔案檢索及應用;若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網絡分析與資訊視覺化工具,能將分散於不同地點與時代的檔案進行整合,並以地圖、時間軸或互動圖表的形式,呈現其間的關聯與演變。
數位工具不僅賦予了傳統檔案新的生命力,更促進了人類文化資產的數位保存和知識的持續創新。隨著數位工具的推陳出新,勢必為檔案管理帶來更多潛在的可能發展。本場次將邀請典藏清朝內閣大庫檔案的故宮博物院、檔案主管機關檔案管理局以國內檔案教育機構之學者專家,分享對於數位工具導入檔案管理的洞見。
實務論壇 3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3:30–14:5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四(4F)421會議室
主題:公共圖書館特色空間的改造與創新
引言人:
吳可久/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與談人:
吳佳珊/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
施照輝/桃園市立圖書館館長
鄭仲浩/臺中市立圖書館秘書室主任
王銘顯/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
摘要:
近年來,公共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持續轉型,從傳統的借閱場所,逐漸發展為社區民眾共同學習、聚會、交流、休閒、自造的場域。為因應數位時代讀者多元需求,各地公共圖書館紛紛進行空間改造,打造兼具功能性與美感的特色空間,期望透過嶄新的空間設計,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閱讀、學習與交流環境。
空間改造不僅關注實用性與美觀,更重視如何營造舒適且具吸引力的閱讀氛圍。從新型態閱讀區、創客空間、數位學習區到親子共讀區,每個空間的規劃都蘊含豐富的巧思,旨在提升民眾的使用體驗,並強化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的社會功能。
本論壇邀請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等公共圖書館的代表,以及具備圖書館空間改造實務經驗的建築師,分享其在空間改造過程中的經驗與創新作為。期待透過專業對話,探討如何在有限的預算與空間中,創造出符合在地需求的特色圖書館空間,為民眾打造舒適且富有特色的閱讀環境。
實務論壇 4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5:00-16:2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二(1F)129簡報室
主題:大學圖書館的AI服務實踐
引言人:
宋慧筠/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與談人:
陳慧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系統資訊組組⻑
黃明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宋雪芳/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李惠珠/高雄醫學大學圖書資訊處副圖書資訊長
摘要:
人工智慧(AI)在學術圖書館已成為多年來的趨勢,但隨著 ChatGPT 和其他生成式
AI工具的推出,該議題再次引發關注,這可能對學術圖書館的未來帶來重大影響。本論壇特別邀請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淡江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圖書館館長及組長,一起探討及分享其在 AI
應用上的實務經驗,期待透過論壇促進圖書館專業人員在 AI技術與實務上的知識交流與應用發展。
實務論壇 5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5:00–16:2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三(3F)301會議室
主題:文化遺產的保存與近用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引言人:
柯皓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學習資訊專業學院院長.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
與談人與講題:
Takashi Nagatsuka (Professor Emeritus, Tsurumi University; Secretary of IFLA Local History and Genealogy Section)(日本鶴見大學退休名譽教授兼IFLA地方史與族譜委員會秘書長長塚隆博士): Preservation and Public Access to the Ex-Colony-related Materials in Cultural Institutions
Joyce Chen (Assistant Editor,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國家圖書館陳思予助理編輯): Penning Stories: Contemporary Celebrities' Manuscripts: Collec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紙短情長:國圖名人手稿之徵集保存與加值推廣)
Po-Yueh Wu (Assistant Editor,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國家圖書館吳柏岳助理編輯): Taiwan Memory, Memory your heart: Collec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the NCL Taiwan Memory System (臺灣記憶、記憶你的心:國圖與「臺灣記憶」系統文獻徵集與數位化成果)
Miller Chen (Executive Editor, National Library of Public Information)(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陳豫宏約聘編審):A Holistic Perspective on Digital Collections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t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Public Information(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源及數位加值)
摘要:
在數位時代的推進下,文化遺產的保存與近用面臨重要的轉型契機。文化機構如圖書館、檔案館、美術館和博物館在保存與開放文化遺產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這些機構透過數位化與開放取用的方式,讓珍貴的歷史文獻得以跨越時空限制,服務更廣大的研究者與民眾。
近年來,各國在歷史文獻數位化方面有顯著進展。各類重要的歷史檔案、官方文書等陸續建置成開放數位資源,不僅便利學術研究,更能讓民眾深入理解歷史脈絡,藉此反思並汲取歷史經驗。此外,名人手稿的典藏與數位化,為研究者提供了解決人物研究的重要素材,透過加值推廣,更能擴大文化遺產的影響力。
本論壇將邀請日本及臺灣的專家學者,分享在文化遺產數位保存的實務經驗,探討如何運用創新技術推動文獻的徵集、保存與開放。同時也將討論文化記憶系統的建置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數位典藏與開放取用,促進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與知識傳承。
實務論壇 6
時間:113年12月14(六) 下午15:00-16:20 (時間80分鐘)
地點:會場四(4F)421會議室
主題:學校圖書館的閱讀實踐力
引言人:
曾品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
邱怡雯/宜蘭縣蘇澳國小圖書教師
魏伶容/基隆市武崙國中圖書教師
范綺萍/新北市秀峰高中圖書館主任
摘要:
閱讀力就是學習力,尤其是在AI時代,更需從小奠定善用科技工具與多元策略的基礎材,本論壇邀請特別邀請宜蘭縣蘇澳國小、基隆市武崙國中、新北市秀峰高中的圖書館的管理者,分別就「閱讀與寫作,AI工具來助攻」、「多元策略融入閱讀媒材」、「讀秀峰采,永續培力」三大面向,對談AI時代下的閱讀實踐力,呈現跨區域、跨階段的實務工作,期許能以學校圖書館為基地,與全校親師生一起邁向閱讀的新格局。